房东纪事:换窗户
阅读量:1361
九十年代末,随中国大陆的移民大潮,递交申请,审批,终于拿到一张登陆纸。于是,第一次来到加拿大,多伦多,这完全陌生的国度和城市。过后,找到第一份工作,有了第一个孩子,购买第一套住房,生活就这样一点点的展开。远离了熟悉的故乡,在这个新奇的环境,自己象蹒跚学步的幼童,一路走来,经历各种冒险。2004年的时候第一次换窗的事绝对是生活对我的一次深刻的教育。
这是我买的第一所自住房,建于1982年,房龄有二十多年了,还是原始的铝合金窗子,在多伦多奇冷的冬天,总有缕缕寒风投进房子。五月份,政府退税,再加上一点一点积累的账上余额,大约有五千块钱可以动用,决定把铝合金的窗子全部换成白色塑钢窗。当时互联网已经有了,但是主要信息来源还是依靠报纸和网上,找了三家换窗公司询价,希望找到一家“性价比最好的”。当时网上的信息还比较少,咨询有换窗经验的朋友,了解到通常华人公司便宜,但是质量差一些;西人公司价格高,质量会高一些,于是联系了一个西人,两个华人销售员。
第二天上午,一位姓赵的销售员先到。做过测量之后,介绍自己公司的产品,非常优质,是西人工厂生产,肯定保质保时。他的报价是四千二百块。下午,另一个华人销售员李女士过来测量,报价四千八。据她介绍,她是和当地西人合作,她负责销售。他们是专门生产塑钢窗的工厂,设备工人水平都很高。一周后西人销售员终于到来,西服笔挺,并且带来印刷精美的宣传手册和塑钢窗的样品。西人小伙滔滔不绝地介绍产品,列表计算,报价五千五百,并且声明是对我的最优价格。这个价格超出了我们的预算。虽然他们的工作方式正规,相信产品和服务质量也会有相应的保障,但是一千三百块的差额对我们当时的收入水平而言是很大的数字。
当时我们对窗户的各种知识了解缺乏,也没有调查企业背景、排名等信息,只是简单的把价格当作取舍的决定性因素,于是决定同小赵的公司签订合同。
就在约好了签订合同的前一天下午,我接到了李女士的电话,询问我们是否做了决定。我实话实说,告诉她选了另一家公司。她立刻很着急的说:“我们是个很大的西人公司,市场上的许多窗户都是我们供应的。我已经请经理特批,给你们的一定是最好的价格,市场上肯定找不到。四千三!怎么样?”说实话我对积极的工作态度充满好感,但是他们两家产品类似,我当然选择价格最低的啊。于是我对她实话实说。“另外一个公司的价格比你们的好。”
李女士热情的说,“你知道么,你是我在报纸上做广告后第一个询价的电话。我当时就下定决心一定做成你这单。”她略微在整理一下思路后回复:“我们这个西人大公司已经有好几十年的历史了,产品质量没得说,市场上的窗户很多都是我们生产的。你找的是西人公司吗?”
“是华人公司。窗户质量都会符合加拿大标准,我要选择价格好的。”
“原来是华人公司。你知道,每一家安装公司选择的窗户是不一样的。目前,安省还没有一家华人生产窗户的公司。为了降低成本,便宜的公司肯定不会拿高质量的窗户的。我们公司的产品质量非常好,否则不会在市场上生存这么久。你也是给自己的家里换窗吧,也肯定不愿意装上质量差的窗户。”
李女士明显地急切起来:“请你们一定慎重选择。质量高低相差很大。我们的公司是西人公司,质量肯定没问题!”李女士又赶紧打感情牌:“我们公司有将近100人,只有我是华人。老板招我进公司就是为了打开华人用户市场。无论如何,我一定要做成你这单生意!”
“不知道你是不是在西人公司上班。我们公司只有我一个华人。因为文化背景不同,华人很难得到西人的认可。”我非常理解李女士的话,因为自己当时所在的公司也是只有我是大陆来的新移民,也是唯一讲普通话的员工。我们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迥异于其他地区和族裔,能够在完全不同的工作环境下生存下来,实属不易。
李女士接着说:“西人非常不理解我们的工作方式,沟通起来,让他们接受我们的观念是很难的。我们经理讲,质量高当然价格就高!要低价格的产品,肯定达不到高质量的产品。这就是西人的逻辑。我们新移民在这里生存不易,希望你能支持我的工作。我也一定尽全部努力,帮助你把价格降下来。请务必给我这个机会。”
我听到李女士这诚恳的话,感同身受,也回想到了我在工作中打拼中受到的各种质疑。于是,我对李女士实话实说:“对方的价格比你们低,我们下次再合作好了。她仍然不放弃 “能告诉我他们的价格吗?”李女士期待地问。我犹豫了一下,为了让她自动放弃,在李女士的一再催促下告诉她说低于四千。没有想到,很快李女士的电话再一次打来:“我已经做了最大努力,压缩了所有不必要的费用,甚至我自己一分钱都拿不到,只是为了做成你这一单!最低最低,我能够给你的价格是三千八百块,一分钱都降不下来了。我是不是能够拿到你这一单?”李女士期盼的语气满满地从电话里传来。看来我还是低估了李女士的执着。虽然我已经决定同小赵签约但是再李女士的一再努力下,最终同意让李女士的公司来做。
交完定金,安排下周测量。一个月之后,来了两个西人安装师傅,把窗子换好。因为自己一点经验都没有,所以,一再向安装师傅确认完全做好了,就把尾款全部付清了。看到崭新的白色窗户,很是高兴。但是总觉得跟原来不太一样。仔细观察了两天,才猛然发现,窗子四周都是泡沫填充物。给李女士打电话,李女士回复:就是这样。需要自己去Home depot买点木条,钉上,再刷漆就可以,花费也不大。自己劝慰自己,换窗子便宜了一千块,有一点点扫尾工作需要自己动手,也还有些道理。
一周之后,一个好朋友来访。这个朋友动手能力很强,看过室内的情况,特意到外面观察一下。回来马上告诉我,在外面,窗子应该有铝合金包起来,下雨的时候,雨水不会从缝隙处流进墙里。幸好这几天没有下雨,否则维修起来是个天文数字。我一听就急了,赶紧给李女士打电话。
“我换的窗还没有完工啊,没有铝合金包起来,下雨会进水的!这是怎么回事?”
“好,我问一下。”
等了一天,没有等到李女士电话。也不敢耽搁太长时间,害怕哪天下雨就麻烦了。晚上打给李女士:“你们要尽快解决,房子漏水损失就大了!”
“我在公司确认过了,换窗子就完成到这里了。”李女士平平淡淡地说。
“工作没有完成啊,目前这个样子没办法住。你们必须要彻底完成工作才可以!”
“我告诉你为了降价,就减少了一些可以减少的支出,这个价格不含铝合金包装。安装师傅多打了些胶,会增加一些防水效果。”
“但是你没有事先告诉我你这个价格是不会外窗包装啊,如果你说明了我是可以多付的。但是别人的价格里是含的,你这个价格表面上低了,但是实际工序少了,这样一来价格不是反而更高么?你又没有明确说明,这不是欺骗么?你们必须把工作完成,否则我直接找你们经理。”我已经愤怒之极。
“你看,你要把价格降下来,我已经做到了。并且为了你这一单,我一分钱都没有挣。你要找经理,我可以给你电话。你打给他吧。”李女士放下电话。
第二天上班时间,我按照李女士给的电话打过去:“我换的窗子没有密封好,下雨的时候会漏水进屋子。这是你的安装队没有完成工作。我需要你们尽快完成所有工作,否则会产生极大的损失。“
对方很不耐烦地回答:“我们已经按照合同完成了所有工作。这个价格我们只能做到这种程度。其它的就是你自己的事情了。如果再包铝合金,需要另外两千五百块,我们可以为你安排。”
我气得目瞪口呆。迫在眉睫的是尽快把窗子包好,避免后续的损失。抓紧联系一个华人公司,又花了两千才算全部完工。
这堂课的学费太高了。李女士没有完全告诉我实情固然可恨,但是我们在这件事中也犯了很多错误。二十几年过去,我从地产小白到对地产投资略知一二,成长了许多。但是当时的场景经常在脑海里浮现。当时如果没有把价格当作主要甚至唯一标准做选择,就不会让对方的欺瞒有可乘之机;如果凡事留有余地,而不是单纯的追求表面上的最大利益,也不会发生后来的为了弥补过失而造成的更大成本;更不会同给李女士这类的为了达到目的不计代价不惜牺牲诚信,突破做人做事底线的人打交道。
很多时候,我们拼命地挖掉别人的利益,以增加自己的利益。在我们沾沾自喜之外,有没有考虑到我们“获得额外利益”的同时,有没有需要“付出额外的代价”?这些隐含的代价或许过后我们才会意识到并且很难承受。